首页车型库经销商资讯 视频活动/车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厂商资讯 > 正文

力帆承认退出斯巴鲁争夺战 称有海外并购计划

发布日期:2011/3/8
来源:网易汽车/ 袁桂远

  网易汽车3月6日报道 合资大戏还没有唱响,力帆已偃旗息鼓。

  3月2日,在第二届力帆全球代理商大会上,一名不愿具名的力帆高层向网易汽车确认:力帆已退出与斯巴鲁的合资谈判。这是继上周,“被认为最有合作意向”的上海汽车退出斯巴鲁谈判席之后,又一绯闻对象对外表明了立场。

  时机成熟 不排除海外并购

  据不完全统计,于去年斯巴鲁在华抛出绣球之后,先有国企一汽、上汽、北汽的“密切关注”,再有自主品牌奇瑞、力帆、江铃的“频繁接触”,一个日系小众品牌顿时成了香馍馍。

  “斯巴鲁在中国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无论是技术或是品牌,如果能合作,对力帆来讲,都是有益的。”上述力帆人士向网易汽车坦陈,过去一段时间,力帆和重庆市政府都在为推动和斯巴鲁合资项目努力,但最终因各种原因无法达成,“花了不少力气,没有成功,有些遗憾”。

  对于未能成功的原因,上述人士不愿详谈。事实上,与一汽、上汽、奇瑞等争夺者相比,力帆无论是资本实力还是政治资源,都缺乏耀眼的优势,而且力帆汽车也只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正值“青春成长期”。

  据了解,力帆汽车2010全年产销不到8万辆,力帆常务副总裁关锋金向网易汽车透露力帆汽车的十二五规划,“是要达到产销50万辆;产品要覆盖中级车、两厢车、微型车、SUV、MPV等,共12款车型。”

  按照力帆汽车的这种发展速度,跟奇瑞、比亚迪、吉利等其他自主品牌相比,力帆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对于争夺斯巴鲁未能如愿,力帆集团副总裁牟刚则未失去合资、并购的信心,主管海外事业的他向网易汽车表示,这几年力帆是有海外并购计划的,一旦时机成熟,不排除实施并购行为。

  早在2006年,力帆曾意图收购,宝马在巴西的一合资发动机工厂Tritec Motors Ltda,但未能成功。在力帆海外经销商大会上,牟刚还说,“2010年11月25日,力帆在上海证交所A股上市,是中国汽摩行业唯一一家,毫无疑问,上市所募集的上十亿美元的资金将为力帆新产品研发、企业管理、市场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没有主动权 力帆谈判出局

  在众多的争夺者中,奇瑞逐渐浮出水面。

  近期,有多家媒体报道称,斯巴鲁合资对象基本锁定奇瑞。对此,一名斯巴鲁中国人士确认消息属实,称斯巴鲁与奇瑞已经展开多次的谈判,进展顺利。斯巴鲁母公司富士重工日本本部公关负责人松本则表示,斯巴鲁的中国生产计划,将在3月末公布。

  此前,据日经新闻报道,日本富士重工将联合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在大连投资建厂生产斯巴鲁汽车,预计双方共同投资金额约24亿元(300亿日元)。

  有接近力帆的分析人士对网易汽车说:力帆之所以退出,前提是双方根本就不在同一重量级上,这样一来,力帆就没有了话语权,斯巴鲁也没有了兴致。而且相对于力帆,较为强势的斯巴鲁一旦提出较为苛刻的条件,就促使力帆很难再进行下去。

  对此,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也认为:“合资的事非常复杂,最终起到决定作用的是双方的意愿,如果双方没有好感,谈判就很难进行下去。”

  事实上,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此前在接受网易汽车专访时,一度明确了力帆与其他企业合作的立场:力帆自己的品牌永远是我们的主导,但是我不排斥和分摊一块出来,分出一部分资金、部分资源可以和外资合作,可以和国有的合作,可以和其他的民营企业合作,因为企业太大,纯粹靠力帆一家,可能难以做到。但是我是坚守自己的自主品牌,我觉得百年以后,我的力帆还在,已经是自主创新自主品牌了。

  据了解,目前斯巴鲁的生产基地仅有两个,分别在日本本土和美国,全年全球销量在60万辆左右。

  在2009年仅有3.5万辆的销量基础上,斯巴鲁2010年却在华实现了5.7万辆,增幅位居进口车市场前列。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企划部部长高桥一哉表示,2011年斯巴鲁在华目标销量为6万辆。

  虽然其在中国市场销售势头不错,但毕竟斯巴鲁车型不多,且又是小众化车型,在中国销售预期并不高。按照此前富士重工自己的计划,于2013年在华投产斯巴鲁汽车,预计初始年产能达到5万辆,并逐步提高到15万辆。

  “区区15万辆产销的增长,对于上汽、一汽、北汽等汽车大佬,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上汽、一汽、北汽本身已拥有了实力雄厚的合资方,这些合资企业中不乏年销过十万辆的主力车型,这必然导致在谈判的过程中,这些汽车大佬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开出的条件相对苛刻。”陈文凯认为,这可能是斯巴鲁放弃如上汽这些汽车大佬,转而倾向奇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