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型库经销商资讯 视频活动/车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车主学堂 > 正文

细数国人买车几大陋习 付全款贪大爱跟风

发布日期:2013/6/24
来源:余姚汽车网/ 本站编辑

“中国式”是一中性偏贬义的形容词,一旦被它修饰,便变成负面,急需解决,如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开车、中国式到此一游,这里想说“中国式买车”。由于接触汽车较晚,中国人买车的思维、逻辑以及习惯与国外人不同,不见得是错,更多是怪异。以下将这些怪异罗列出来,是否需要改,见仁见智。改之亦可,不改也没事,至多过得累些。记者 周伟力

A.一定要付全款

地球上的汽车大国中,只有中国买家执著坚持付全款,哪怕向亲戚朋友借钱,也不愿分期付款,似乎银行和金融公司是放高利贷的,一旦借钱,便会“利滚利”,永远还不清。买房子反倒不是,银行一次又一次提高贷款利率,提高首付成数,买家仍是削尖了脑袋想贷款。同是大件商品,为何会有如此巨大不同,不要说跨国车企,许多国内金融专家也搞不清楚。

中国买家买车付全款执著到什么程度?宁可降低车辆档次,也要将所有费用算进去:以上海为例,手头有20万元,只敢考虑10万元左右的A级车,因为拍个牌照要8万~9万元,保险手续费要1万元。出于对中国的重视,许多汽车大品牌都在中国建立金融公司,推出极具诱惑力金融方案,但响应者寥寥。这些金融公司更多在为品牌旗下的4S店服务。有这么一组数字:中国贷款买车不到10%,美国超过70%。

B.贪大求洋

车一定得大,品牌一定得洋。这源于传统文化,大家应该听过八抬大轿,古时候,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现代社会,不会再有这种物品,但总得有替代品,这种替代品就是汽车。为何中国汽车越来越长、越来越宽敞、越来越往豪华发展,原因在此。

毫不夸张地说,这种“贪大求洋”的买车观是深入骨髓。每年大型车展,人流最多、人气最旺,绝对是天价豪华车馆——即便这些豪华车馆里每个展台都竖起栏杆,不能近观,人们仍乐此不疲。天价豪华车买得起的人不多,更多人将这种心理满足延续到普通车型上,所以,加长车在中国蔚然成风,A级车造得像B级车那么大,B级车向C级车靠拢。至于买大车是否浪费,不知道,买了再说。

C.盲目跟风

十年前,雅阁好时,一窝蜂地买,宁可加价3万元,也不买降价3万元的帕萨特;十年后,调转个头,一窝蜂去买帕萨特,雅阁少人去关注。其实,车还是那车,虽已更新换代,但整车性能和品质上的差距没有实际表现出来的那么大。

最想要汽车是什么样子?将这问题去问中国买家,没人能准确说出来,因为没人去认真去想过,也不愿意想。多数人只认准一个道理:“热销的车,一定是好车;需要加价的车,是好车中的好车。”这种观念显然不对,头脑清醒的人便会分析,但中国买家这一点上像是黄盖,“车企愿打,他们愿挨”。

D.好面子

买车,渐成全民大行动。二十多岁刚毕业大学生、每天只到菜市场买菜的大叔大婶都步入买车大军。中国每年售出接近2000万辆新车中,往大里算,至多30%是真正需要,剩下70%全是跟风或虚荣心。

在日本,每天依靠私家车上下班的人根本没有,包括高管在内,都搭乘公共交通出行。假如住在另外一个城市,要么在公司附近租房,要么起大早赶轻轨和地铁。不会因为贪图个人舒适而随意挥霍马路资源。正因如此,日本马路狭窄,但极少交通阻塞。反观中国,人人比着买,你有我必须有,你大我更加大。买了车还不算,还得想办法让大伙都知道。用当下流行的词语归纳总结,那便是:一个字——虚,两个字——装B,三个字——好面子。

E.把买车当成天大事

先在网上收集资料,对比价格;再带着全家人逛车展,再去4S店看车;接着电话将所有懂车的朋友折腾一番,最后提车回家,折腾好几回。

美国人买车,多是一个人单独行动。如是新车,到经销商处,听销售员介绍,感觉不错,便刷卡下单,下次再来提车;如是二手车,会一个人在浩大的二手车停车库里逛,看中合适的,便到柜台埋单。通常往返两次搞定。买完开车回家,美国人从不觉得需要庆祝,在他们看来,买车不比逛超市买生活用品重要多少,可能过几天,用得不舒心,会将车再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