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型库经销商资讯 视频活动/车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 > 正文

第二届汽车行业人才培养院长论坛在镇江隆重开幕

发布日期:2022/8/15 13:48:36
来源:盖世汽车/

8月12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人才评价工作委员会、江苏大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技术教育分会承办的第二届汽车行业人才培养院长论坛在江苏镇江隆重开幕。

image.png

集体合照

第二届汽车行业人才培养院长论坛以“交叉 融合 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为主题,围绕产业重构下的学科改革与卓越工程师培养、面向产出的专业建设与推进路径、交叉融合下的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经验、产学研协同育人与创新创业机制探索与实践、卓越工程师产教协同育人等内容展开讨论与交流。大会开幕式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会士、国家工程中心主任、江苏大学原副校长陈龙教授主持。

2陈龙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会士;国家工程中心主任、江苏大学原副校长.jpg

陈龙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会士;国家工程中心主任、江苏大学原副校长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先生和江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颜晓红教授发表开幕式致辞。付于武先生指出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影响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变量。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需要高校与企业的共同参与,任何级别、任何领域都需要卓越工程师。以深厚的理论基础为基础,追求行稳致远;以丰富的工程经验为助力,达到技术纯熟。当然,在基础理论、创新、工程方面的素质提升之外,还要有学科交叉、融合思维的参与,通过协同合作、协同创新实现全要素、全生态链整合,赋能卓越工程师可持续发展,以适应新时代人才的需求。这正是本次论坛的重要议题。未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也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及产业人才供需两端的桥梁作用,为企业输送人才,为国家培养人才,全力做好人才培养及人才评价工作,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服务制造强国战略添砖加瓦,为建设人才强国贡献力量。

3付于武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名誉理事长.jpg

付于武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颜晓红教授指出当前世界汽车产业正在发生一场巨变,汽车“新四化”,即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正在成为汽车产业新的发展趋势,给百年历史的传统汽车工业带来了一场革命,迫切需要汽车专业高等教育的呼应和支撑。面临“新四化”所带来的技术变革机遇,我国汽车工业目前面临着专业人才不足、优秀人才“一将难求”等一系列问题,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相偏离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今天的论坛,以“交叉融合 面向未来”为主题,将从学科建设改革方向和思路、面向产出的专业建设、产业重构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产学研协同育人和创新创业、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经验分享等主题进行深度探讨与交流,对于促进我国车辆工程学科建设、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助力汽车行业工程技术人员能力持续提升等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江苏大学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充分借鉴兄弟院校的好做法和好经验,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为建设汽车强国和交通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image.png

颜晓红  江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在主旨报告环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通与运载工程学科项目主任王之中先生以“需求牵引,问题导向——服务‘交通强国’建设”为题作会议开场报告演讲。

5王之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通与运载工程学科项目主任.jpg

王之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通与运载工程学科项目主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会士项昌乐教授以“新时代车辆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为题,发表主旨报告演讲。项院士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驱动汽车由传统交通工具向绿色智能移动空间转变、汽车产业链向跨界融合的交叉型产业生态体系转变,从而推动车辆工程学科体系向多学科交叉融合变革。项院士强调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创新型精英人才,构建车辆工程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体系,需要重点解决协同提升知识、素质与能力的问题,通过搭建贯通多学科知识的课程体系、注重创新能力的教学体系、践行专业认证标准的管理体系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体系推动新时代车辆工程创新人才培养。

6项昌乐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会士.jpg

项昌乐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会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院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丁荣军教授发表题为“智能运载装备 技术融合创新与人才协同培养”的主旨报告演讲。丁院士指出运载装备产业升级需要新技术驱动,智能运载装备技术与人才需求巨大,培养智能运载装备产业人才,推进产业技术升级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共性技术为平台,行业应用为依托,同心多元,引领技术不断创新。在人才协同培养方面,丁院士强调高校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打好“基本功”,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搭建多学科跨专业的知识体系、多模式多途径的培养机制、产学研多主体培养,通过技术融合创新与人才协同培养推动智能运载装备产业发展。

7丁荣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院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jpg

丁荣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院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

大会开幕式举行了隆重的“行业人才培养杰出贡献奖颁奖仪式”,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国汽战略院执行院长侯福深先生颁发此项殊荣。《汽车理论》作为中国高校汽车教育核心专业课程的公认优选教材,自1981年初次出版,41年来惠泽万众学子。该书主编余志生教授,曾任教于清华大学汽车系,现已97岁高龄,他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工程人才的培养,见证了我国汽车产业从筚路蓝缕到蓬勃发展的艰辛创业之路。他凭借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平易近人的生活作风、光明磊落的人格底色,赢得了业内同行的一致认可。因余志生教授年事已高,不便到场,所以本次“行业人才培养杰出贡献奖”由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副院长王志教授代为领奖。

8行业人才培养杰出贡献奖颁奖仪式.jpg

“行业人才培养杰出贡献奖”颁奖仪式

大会开幕式还同时举办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启动仪式”,由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副院长王志教授,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胡兴军教授,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张立军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倪俊特别副研究员,湖南大学车辆工程系主任白中浩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学院院长颜伏伍教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会士、国家工程中心主任、江苏大学原副校长陈龙教授上台共同启动大赛仪式。

image.png

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启动仪式

随后,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奚立峰教授发表题为“产教融合,以‘真问题’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执行力”的主旨报告演讲。奚教授指出目前机械类人才培养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主要体现在学生接触“真问题”少,人才培养专业面过窄、校企深度不融合等问题,破局需要持续探索和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培养卓越创新工程人才。教学改革的重点要从传统工程教育的“精耕细作”转变为新时代急需的“宽广厚实”,并分享了上海交通大学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多重举措,产教融合,以“真问题”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执行力,解决选题难、动手难、推进难、创新难等问题。

10奚立峰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jpg

奚立峰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国家督学、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大连理工大学原副校长、沈阳化工大学原校长李志义教授以线上直播的方式发表题为“《华盛顿协议》毕业要求最新变化对工程教育的启示”的主旨报告演讲,分享了《华盛顿协议》毕业要求框架的最新变化及新版《华盛顿协议》毕业要求框架的启示,李教授强调工程教育要充分理解工程领域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充分体现本科阶段的“STEM+C”教育、充分理解KSA“三位一体”的内在逻辑、充分认识第一性原理思维的重要性等。

11李志义 国家督学、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大连理工大学原副校长、沈阳化工大学原校长.jpg

李志义  国家督学、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大连理工大学原副校长、沈阳化工大学原校长

哈尔滨理工大学头雁教授、精进电动创始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蔡蔚教授发表题为“汽车电动化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演讲。蔡院士指出在燃煤发电占比不变的现状下,强混合动力汽车是降碳主力,新能源车降电耗助力降碳。当前,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人才需求提升,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此外,蔡院士在报告中结合自身工作、学习经历重点探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他表示卓越工程师要从文化、环境和各层次教育筑起,要有容许科研失败的科学态度;同时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给予学生更多自主科研的机会等。

12蔡蔚  哈尔滨理工大学头雁教授、精进电动创始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jpg

蔡蔚  哈尔滨理工大学头雁教授、精进电动创始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织部部长蔡杰先生以“构建广汽集团数字化能力中心 探索汽车产业人才数字化转型模式”为题发表演讲,分享了广汽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蔡部长指出数字化能力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石,从行业经验来看,数字化转型归根结底是“人”的转型。广汽成立数字化能力研修中心,打造广汽数字化赋能体系,加速整个集团各层级人员的数字化能力跃迁、知识沉淀与共享。未来也将紧跟汽车产业跨行业变革,打造数字化人才队伍,强化“官-产-学-研-金”联动,共同打造数字化人才生态圈。

13蔡杰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织部部长.jpg

蔡杰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织部部长

昆易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奇先生以“工具链助力智能汽车教育发展”为题发表演讲,陈董事长指出智能汽车是大国竞争的主战场,为快速应对未来智能汽车竞争,关键在于是否拥有懂汽车的“软件+AI”新型人才。通过工具链助力智能汽车人才培养,一方面增加软件和AI的理论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工具链助力,建立实践环境,和产业结合,满足实践需求。

14陈奇  昆易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jpg

陈奇  昆易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

本次大会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召开,共设置1场全体大会、2场闭门会议、4场主题分会场、38个主旨报告,覆盖汽车产业人才培养热点话题。大会全程线上直播,吸引近7000人线上参与,来自于85所高校、31家企业,近300名代表现场参会。本届院长论坛受到高校、企业的高度关注,期待通过这一平台分享经验,凝聚共识,协同合作,共同为行业人才培养建言献策,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雪佛兰Seeker安全科技配置信息公布 或将于9月上市_余姚汽车网
首页车型库经销商资讯 视频活动/车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车 > 正文

雪佛兰Seeker安全科技配置信息公布 或将于9月上市

发布日期:2022/8/15 13:48:40
来源:盖世汽车/

近日,上汽通用雪佛兰公布了全新紧凑型SUV Seeker安全科技配置信息,新车提供了多种驾驶辅助系统,从而让驾驶变得更加轻松。

641.jpg 

在安全性方面,雪佛兰Seeker采用全框式副车架,全车高强度钢和超高强度钢应用比例高达76%,A、B柱更是使用了屈服强度达到1500mpa的热成型钢材。此外,全系标配前排双安全气囊、前排侧安全气囊与侧安全气帘。主动安全方面,提供多种驾驶辅助系统,包括ACC全速自适应巡航、FDI前车距离提示、FCA前方碰撞预警、AEB碰撞缓解制动、PCM行人碰撞预警、LKA车道保持辅助、AHBA自适应远光辅助、LCA车道变更辅助、SBZA侧盲区报警、RCTA后方通过交通警报等功能。

autohomecar__ChwFkGL1yMWAYGksAA94pHrZalE803.png 

另外,雪佛兰Seeker还配备了控制力更好的ESC电子车身稳定系统,包含CBC弯道制动控制、SLS直线稳定性控制、EPB集成电子刹车、PBA紧急制动辅助、BP制动力预充、BC制动清洗、EHHSA增强型上坡辅助、ROP主动防翻滚保护、VSC车辆脱困辅助和E-Boost电子辅助制动系统、四轮独立式数显胎压监测等19项子功能。

1400x0_1_q95_autohomecar__ChxkqWLswpqAXmz9ABIh92738Nk149.jpg 

此前,雪佛兰 Seeker在上海完成了全球首秀,据悉新车预计将会在9月份左右正式上市,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莱茵金属子公司MIRA为远程驾驶提供模块化系统_余姚汽车网
首页车型库经销商资讯 视频活动/车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技术 > 正文

莱茵金属子公司MIRA为远程驾驶提供模块化系统

发布日期:2022/8/15 13:48:44
来源:盖世汽车/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莱茵金属新成立的子公司MIRA GmbH正在汇集各个集团公司的专业知识,为远程操作驾驶(即远程控制公共道路上的车辆)提供模块化、可扩展的认证硬件和软件系统。MIRA已经能够利用为移动出行定制的新型模型满足当地公共交通、物流和工业领域所面临的挑战。

WechatIMG12.jpeg 

远程操作技术(图片来源:MIRA)

目前的自动驾驶在很多“极端情境”下,要求与人类进行交互。在可预见的未来内,处理此类情境将还需要人类与人工智能的结合。MIRA表示,远程操作为此提供了技术基础,使可持续性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成为现实。

MIRA通过远程操作实现了驾驶员与车辆的物理分离,这意味着车辆能够通过在任何地方的操作员的控制台进行控制。通过4G/5G网络传输有关交通状况的视觉信息,可以让驾驶员安全地操作车辆。MIRA的远程操作技术已经满足了最严格的功能可靠性和网络安全标准。

MIRA的技术适用于很多希望高效且安全地优化其物流和运输流程的部门和公司,应用范围广泛,从控制按需班车到召唤和归还共享汽车,以及监控和控制大量无人驾驶车辆。MIRA还为关键基础设施和公共交通公司的运营商提供了一个高效重新设计其物流和移动出行概念的基础。

远程操作在工业环境和公共空间中特别适合两种应用:

远程操作自动驾驶车辆。当出现系统故障或无法解决发驾驶任务等问题时,远程操作员可以协助自动驾驶、无人驾驶车辆,让操作员接管控制车辆。这一切可以通过评估和批准车辆推荐的替代路线或通过远程操作员的相应指令间接实现。此外,如有必要,远程操作员可以直接接管车辆的控制,包括转向、刹车和加速,随后再恢复到自动驾驶操作。

所以,远程操作符合法律对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监管要求。

远程操作非自动驾驶车辆。在整个过程中,远程操控者都可以直接在操控台上控制车辆。如今,驾驶员和车辆的物理分离可以显著提高非自动驾驶车辆的驾驶效率,实现最佳的车辆运行效率,特别是在远距离旅行(物流,第一英里/最后一英里)中,还可以优化汽车租赁和共享车辆的交付。

公共道路试点项目。MIRA已经为汽车、卡车和特殊车辆提供了符合德国交通安全法规的远程操作技术。目前正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市的工业港口演示和评估真实模型的初步试验。该试点项目得到区级监管部门的支持,杜塞尔多夫市和莱茵集团为该项目的技术专家。目前该公司正在准备在更多的作业区域进行试点。